国债利率为什么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一:国家政策的扶持
    
       长期以来我国国债预期年化利率一直高于银行同期存款预期年化利率。主要是因为我国银行的地位特殊,银行信用背后实际上是国家信用,在风险方面没有实质性差异。因此我国银行存款的安全性比之于国债,也丝毫不逊色,那么发行预期年化利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国债,又有哪个理性的经济人会去购买?由于公众购买国债的钱来自于银行存款,而私人投资不利,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政府发债的目的就是利用国债筹集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投资。如果由于国债预期年化利率低于银行存款预期年化利率而无人购买国债,就无法完成银行存款——国债——基础建设投资这一转化过程,达不到政府的目的。
    
       另外,我国自开始发行国债至21世纪初,主要是用行政计划的办法发行国债和确定国债预期年化利率。尤其是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为了启动内需,拉动经济,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其中就包括发行大量国债,目的是用所筹资金进行投资,刺激消费。所以国债发行过程中带有行政的强制性,而且流动性很差。购买国债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为支援国家建设尽义务。在风险等同而强制购买和流通性差的情况下,国债预期年化利率高于银行存款预期年化利率是必然的。
    
       二:国债存取不灵活
    
       国债(指固定票面预期年化利率凭证式国债,不含浮息式国债)由于不扣利息税、低风险及较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特点,每次限额发售都将吸引不少稳健型投资者的关注。
    
       但是它的期限较长,不能提前支取,如果银行长期保持预期年化利率稳定可以,但如果遇到加息只能望洋兴叹。存在银行的钱可以提前支取,可是国债怎么办?当时买的时候国债看起来利息高,可是现在看来就不划算了,如果市民买了国债未到期就赎回,按规定,从购买之日起(e.g.在此特列举08年6月发行的凭证式国债),本期凭证式国债持有不满半年不计付利息,满半年不满1年按0.72%计息,满1年不满2年按3.33%计息。而普通存款半年内都有0.72%的活期利息,半年的定期存款税后预期年化利率为3.591%,1年的定期税后预期年化利率为3.933%。相比之下,普通存款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高于提前支取的国债。
    
       国债只能等持有到期,短期债还好办,要是真买上10年、20年期甚至更长期的国债,还真麻烦了。
    
       解决对策:
    
       有两种国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浮息式国债,这种国债可以跟随加息而加息,其预期年化利率确定方案为比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上浮一个数值,这种国债可以规避银行加息的风险。另外一个是记账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可以在交易所交易,当储户想转为存款的时候,可以通过交易所卖出记账式国债,然后存入高利息的新存单,也是一个解决办法。
    
       但是遗憾的是,老百姓主要还是购买凭证式国债,到加息的时候就只能吃亏了。
    
       三:自身的质量及其风险
    
       国债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没有坏账风险,所需人力和设备成本低于贷款。因此,其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还是丰厚的。国债平均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一般情况下比同期超额存款准备金预期年化利率多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随着金融机构持有和交易国债量的增加,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国债的量也相应增加,意味着央行能够更多地影响市场资金流量和流向,达到调节市场预期年化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另外,国债建设项目所需配套资金,拓宽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国债建设项目往往需要银行配套资金,对银行而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资金投放的渠道,从而使自身资产质量得到优化。
    
       仅从这两点就可以足以让国债自身的利息高于同期银行存款。
    
       四:利息税也有风险
    
       很多人买国债的原因是因为国债不用交利息税,而银行存款要交,所以即使国债预期年化利率与银行持平或者略低于银行存款预期年化利率,老百姓也愿意买国债,但是这么做也有风险存在。
    
       买的时候看起来国债更划算,但是利息税这个东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都在声讨利息税,万一哪天真的取消了利息税,那时候国债就又成了老百姓手中的鸡肋。所以,国债为了吸引广大民众的眼球,必须让自身的利息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可以避免取消利息税而导致人们选择偏向于银行存款的风险。
    
       五:扩大国债市场占有率
    
       只有当国债资产占金融资产达到相当的比例后,国债预期年化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才足够大,才能成为其它金融资产定价的工具。一方面,国债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充分必然带来交易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国债市场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市场各经济主体即使拥有着巨大的资金量,但同国债市场的容量相比,还是不能取得影响市场的地位。任何一个经济主体操纵国债市场的企图难于实现。这样,国债预期年化利率不至于变化无常,引起金融市场的震动。所以为提高国债的流动性,扩大国债市场占有率,并巩固国债预期年化利率的基准地位也是国债预期年化利率要比银行高的一个原因。
    
       而正式如此,出于预防性动机而将资金存入银行的公众是更加偏重资金安全性的,由于国债是“金边债券”,不仅国债预期年化利率高于银行存款预期年化利率时他们会购买国债,而且是只要国债预期年化利率略高于银行存款预期年化利率,他们就会购买。这个庞大的群体也带给国债一个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