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机箱是什么
RTX机箱是什么
RTX架构全称Reversed Technology Extended,中文定义可以理解为倒置38度设计。RTX机箱简单的说就是ATX的倒置版,除了主板安装方向转了180度以外和ATX没啥区别。倒置以后机箱盖从左开门变为右开门,电源放到了机箱底部。但是主板还是ATX的主板。这样导致后散热布局和电源接口距离会改变,听说比普通38度ATX机箱可以低5度左右。
介绍RTX架构机箱,就不得不提2位前辈:ATX和BTX。ATX的英文全称为AT External,英特尔在1995年发布的PC机的一种规范结构——扩展AT型结构,即ATX主板标准,而在ATX规范下衍生的机箱也就称为ATX机箱。随后市场出现了BTX(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BTX在设计理念上和ATX是十分相似的,只是通过配件安装位置优化,使得该架构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散热效能并降低噪声。BTX的愿望美好,可事与愿违,BTX受到厂商热情吹捧之后,收到了消费者的冷漠。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根本原因是因为消费者并没有切实感觉到BTX的功能优势。
BTX未能成功取代ATX成为市场宠儿,ATX架构继续在机箱市场上大行其道。当然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如果说CAG 1.1和TAC 2.0是针对ATX架构的小改,那么电源下置机箱却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变革,大力推动了机箱的发展,获得了众多DIY发烧友青睐。
电源下置机箱是在ATX基础上修改的作品。通过巧妙的将电源下置取得了不错的散热效果。众所周知传统电源上置机箱由于上部聚集的电源、CPU和CPU供电3部分发热大户。因此根据热空气上涨的物理定律,上置电源的风扇除了要对自身进行散热外,还要吸入CPU和供电带来的大量热量。不管上置电源还是CPU晕不能得到合理的分流散热。电源下置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生。通过下置电源将形成CPU和电源的独立散热。另外后期电源下置机箱引入了背部走线系统。原本电源大量空闲的线材堆积在机箱内部将严重影响散热风道,通过将现在隐藏在背板之后,将形成畅通无阻的散热风道,带来整机温度3-5度下降。因此具有背部走线功能的电源下置机箱成为了目前市场200元以上机箱的主流。
经过多年成熟发展的机箱行业,当大家都认为没有太大的技术革新的时候。国内某个专注背部走线品牌的几位工程师却突然受到了往日作品启发,通过进一步优化调整机箱关键配件布局,为大家带来了全新创意之作-RTX架构。RTX架构全名Reversed Technology Extended,中文意思可理解为倒置38度设计。RTX架构通过巧妙的主板倒置,配合电源下置和背部走线系统。经过科学测试发现CPU散热效能竟能和中塔背线机箱保持相同水平,而显卡散热效能还可以继续下探2-5度。并且解决了以往背线机箱需要超长线材电源的问题,更带来了更合理的空间利用率。因此RTX架构有望成为继ATX、BTX后第三代主流架构。
RTX机箱的优点
第一:结束传统背线机箱需要超长背线电源历史,主板倒置后CPU位置与电源位置大幅度缩短。因此任何普通电源即可完成背部走线,普通消费者无须花费高昂价格即可享受背部走线带来的使用乐趣。
第二:优化散热风道,形成水平散热系统。RTX机箱主板倒置后,显卡翻身做主人位于CPU之上。机箱顶部的大型散热风扇将对显卡进行优先辅助散热,另外保证CPU温度不受影响。水平风道散热更为优秀。
第三:优化机箱内部空间利用率。由于显卡上置后,对应的是机箱光驱位置,因此不会顶到硬盘产生机箱空间过小问题。在不安装光驱的前提下,最长支持的显卡接近机箱整体长度。因此减少日后升级机箱投资。
RTX水平风道
RTX机箱推荐采用水平散热风道。水平风道组合由前置进气、后置排气、顶部排气和侧置被动负压进气组成。采用这种风道配合背部走线,在原来基础上将对整机散热带来明显的2-5度降温。并且以显卡和CPU散热效果改进最为明显。如果不需要安装过多风扇,请主要保留顶部2个排气风扇为主!其他风扇根据自己的需求酌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