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现出构图的创意


    如何表现出构图的创意
    一、如何表现建筑物的高大
    很多时候在拍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比如顶天立地的大桥桥墩、高耸的摩天大楼)时,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些看起来壮观的建筑物在照片里却显得不够雄伟。这是因为画面中缺少参照物。所以,如果要表现被摄物体的真实大小和体积,就要在画面中加入一个参照物,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把人当做参照物,因为一个人全身的高度最容易让观者感觉到与被摄体的比例关系。
    二、遮挡不是错
    摄影的作用有的时候并不只是单纯的记录,很多时候要借助一张静态的照片来表现内心的感受,传达对一个地方综合的印象,体现当地特有的政治、宗教、文化背景。这时候可以选择把当地的文化或者政治符号作为当地人生活的背景。
    在越南的历史文化名城顺化,坐落着像中国的明十三陵和故宫那样的陵墓和宫殿,这里曾是越南历史上的首都,也在越南近现代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越南国庆日前夕的这里,繁忙的行人、摩托车和自行车在挂满越南红色国旗的街头匆忙走过,古老的顺化街头迎来充满活力的崭新一天。
    三、避免公牛眼
    在摄影构图中有一条大忌,就是把拍摄的主体置于画面正中央的位置,然而这又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经常会犯的毛病之一。因为这样的构图方式非常死板无趣,观者的眼睛只能看见主体而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可以看,看到这样的照片往往会提不起任何的兴趣,这种构图方式就叫做公牛眼构图。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三分法来构图。所谓三分法原则,就是说画面中主体的位置最好是位于整个画面的从左往右的三分之一处,或者是从下往上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说在画面上画四条直线,把画面的垂直和水平方向平均分成三等份,这四条线的交叉点就是视觉的中心点。不要去怀疑这条原则的准确性,因为这条原则很久以前就被绘画等平面艺术公认为是黄金法则,这种构图方式会使你的照片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欣赏的趣味性。构图就像下棋,每走一步都是刻意安排而不是随意为之。
    这是一张典型的运用三分法构图的照片,把民工安排在整个画面左边三分之一的位置上,并使民工微微前倾的背部线条和通向远方的钢轨形成一个角度。钢轨在画面中形成一条视觉引导线,引导观众的视线望向远方,使整个画面非常具有透视感和深度。观看这张照片的人会第一眼看到前景的工人,然后视线会随着铁轨向后移动,远景中的3个民工很好地和前景拉开距离,凸显出广角镜头拉开事物之间距离的特殊效果,使这幅照片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
    四、冲破画面的张力
    张力就是观看一张照片时最直接感受到的视觉冲击力,让观者过目难忘而又回味无穷,画面中的视觉元素达到平衡和完美的状态。优秀的动态人物照片经常被冠以“张力”这样的赞美之词。比如拍摄行进中的人物,把人物放在画面的前景中,在画面中主体行进过的地方保留大面积的空间,给人一种主体由远方一步步走来的暗示,在主体马上就走出画面的时候拍摄。从而在一张画面的有限空间里,表现空间感、时间感,也带给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散点式构图
    在拍照片的时候,往往在寻找一个有趣的点,就是最吸引视线并对焦按下快门的东西,在观看一张照片的时候马上了解这张照片的重点是什么。比如一张背景虚化的人物照有时候是能够一下抓住我们的视线,但有时候也会觉得这样的照片太简单了,好像缺少点回味。
    
    有时候,当视线在某张照片上漫无目的地游走、停留,好几个有趣的点在吸引着视线,这就是所谓的散点式构图,这样的照片就如同一篇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给人以回味的空间。这种构图方法尤其适用在人物众多的场景中,以制造很好的欢庆、忙碌、热闹的现场感,也能够传达关于主题更多的信息。
    这张照片拍摄于青海都兰附近的公路边,数十头牦牛形成的牦牛阵颇为壮观,吸引了很多当地人和路过的游客。其实这并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住在附近的几户藏族牧民的牦牛混在了一起,正在努力把分出来带回自己家。
    六、运动的暗示
    摄影表现的是一个精彩的瞬间,但是好的摄影作品往往还能够在静态的照片中表现出主体的运动感和空间感。比如,想拍摄一个人走过、跑过或是骑马走过的画面,不要把拍摄主题放在画面的正中心,因为这样的画面会给人造成一种主体静止和停留的感觉,而失去了运动感。如果在构图的时候在拍摄主体的前面留下比背后更大的空间,就会让主体按照你预留的空间的方向活动,这些空间就会给观看者以主体必然会向前运动的强烈暗示。当然,也可以在主体的后面留下较大的空间以制造他将要走出这个画面的暗示。
    
    这张照片拍摄于西藏的纳木错湖边,在湖边骑白马招揽生意的藏族青年飞奔而过,给平静的湖水增添了几分生气。拍摄这样运动中主体的时候,最好提前选择所需要的景别,然后跟踪主体拍摄,或者是对准某一背景等待主体进入画面的合适位置的时候再按下快门。
    七、局部的力量
    构图是摄影的第一步,关系到选择怎样拍摄你的对象。有时候不是把见到的所有视觉元素都纳入镜头中就可以得到一张好的照片,拍摄一张全景照片可能有时候是一个偷懒的方法。在很多场景中,局部的细节会使画面更具有视觉的冲击力,也能够传达出更多的信息或者向观众提出问题。因为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以局部的方式来观看事物,给视觉带更多的新鲜感。当画面中一双沾满白色泥浆的雨靴和一把铁锹站在一片雪白的地面上会联想到什么。一定会问这是谁。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这些雪白的地面是什么。这就是一张局部照片的魅力,吸引视线同时提出问题。
    
    这张照片拍摄于青海省格尔木郊外的查尔汗盐湖,一名穿胶鞋的工人在盐湖层层叠叠的盐床上劳作。穿湖而过的平坦公路长32km,路基全部用盐铺成,所以被称为万丈盐桥,每当路面出现坑洼时,只要用路边的盐卤水浇在坑洼处,第二天这条路就又平坦了。
    八、窗外的风景
    为了给一个影像增加深度和视觉趣味,常常用框架物作为画面的前景,可能是一道漂亮的拱门、纵横交错的树枝、镂空的栅栏、古老的牌楼、一个普通的窗框或是前景的人物,这些框架可以给画面增加纵深感,也会把观者的视线引向拍摄的主体。在拍摄很多场景的时候我们希望传达给观者现场的气氛,框架的运用会吸引观者参与到画面中,使观者感觉自己正置身其中并通过设计的框架窥视场景。如果选取的框架本身就具有形式的美感,不妨处理成剪影的效果,会发现画面更加具有立体感和深度,由于剪影处缺少细节,因此反而更会带给观者一种隐约的神秘感。
    
    夕阳刺目的光线照射在新疆伊宁市郊外的伊犁河边。从建于1959年的伊犁河大桥旁边的饭馆中望出去,伊犁河河水一路奔腾凶涌向哈萨克斯坦流去,成就了一条新疆著名的河流。伊犁河古称亦列水、伊丽水,是关系西北农田灌溉的著名河流,也是现在新疆流量最大的河流。古时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突厥人等均生活在此河流域。
    注意到这个河边饭馆具有新疆特色的窗纱和护栏正处于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里,正好可以用来作为具有剪影效果的前景框架,注意看框架的走向和大桥的走向之间形成几个三角形,几条斜线把画面切割成由黑暗到明亮的几个区域,让视线穿过框架,可以从近景的剪影一直推展到远处的大桥,从而给画面带来更好的纵深感和层次感。
    拍摄这样前后光比较强的画面时应注意使用点测光对准天空或者河水进行测光,并使用较小的光圈以营造较大的景深,使观看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条河边的生活气氛。
    九、拥挤的空间
    面对一个人头攒动、嘈杂纷乱的场景可以有很多种拍摄方法。可以试试用望远镜头营造出一个地方喧闹拥挤的感觉。望远镜头除了可以把要表现的细节或主体从背景中凸显出来,还可以压缩物体间的实际距离,使看起来比实际看到的更大,之间的距离也更近。
    如果要拍摄的场景出现在一个平面或者近似一个平面中的话,比如一段长长的楼梯上走动的人群,可以先找一个和这个平面平行的拍摄点,然后根据和主体的距离选取合适的焦段和景别。注意,你用长镜头的时候是在选取一个局部,一定要尽量在有限的局部空间内填充尽量多的内容以增强压缩的感觉,并尽量保证所有的内容都在焦点清晰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