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借过普惠金融却收到短信怎么回事?背后的真相是…


    很多用户反馈没有借过普惠金融,但是却收到了普惠金融的短信,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该条短信是某网贷平台委托第三方发送的催收短信,但是藏头露尾不敢透露平台名称,只敢用普惠金融的名义催收;第二点是该条短信就是诈骗短信。
    下面,带大家来看常见的几种普惠金融短信:
    1、催收短信之上门走访
    
    这种普惠金融发的短信,基本上没头没尾,主要内容就是告诉你会安排人上门走访,前往你的住址、户籍所在地、单位所在地等。
    实际上,上门催收的情况已经极少发生了,大部分网贷平台都已经走法催流程,即申请诉前保全或者直接起诉。
    因为与法催相比,上门催收的成本更高,网贷平台更青睐低成本、高效率的催收方式,上门催收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
    2、催收短信之冻结资产
    
    这类的短信更像是恐吓、威胁短信,说白了就是利用用户的畏惧心理,从而让你尽快还清逾期的欠款。
    如果真的被网贷平台申请诉前保全,登录微信账户或者支付宝账户,账户的余额被限制使用了,那么自然就是被冻结了。
    根本不是对方发一条短信说冻结就能冻结的,退一步来说,可以冻结你名下资产的只有司法机关,对方没有任何的权利冻结你的资产。
    3、催收短信之起诉
    
    这种短信就是告诉你,已经打算起诉你,让你积极联系对方与他们进行协商。
    真的被起诉,短信会由12368发送。同时,短信有固定额度格式,必须有案件号、链接等相关内容。
    之后,用户也会收到法院的传票,这样才算是真的被起诉了。
    短信中说的起诉,只能说一个字都不能信,纯纯的忽悠你。
    4、催收短信之失信被执行人
    
    这种短信就更离谱了,短信中因为你欠钱不还,会直接将你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如果你真的懂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看到这种短信估计都想笑。
    用户被网贷平台起诉,网贷平台判决下来后,用户拒不还款,先由法院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后仍然不还款,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将用户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没有起诉这一步,直接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基本上就是在瞎扯。当然,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头用来哄骗不知情的人还是非常好使的,毕竟没有人想当“老赖”。
    总结:没借过普惠金融却收到短信,要么你收到的就是催收短信,只不过是不正规的催收短信,藏头露尾不敢透露平台名称,主要是怕你举报、投诉,后续不好开展催收公司。要么这种短信就是诈骗短信,短信里的内容全部都是假的,短信本身也是错字连篇、语气不通顺、格式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