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完整版)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们面对茫茫人海仍然相信,仍然热爱,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
    1、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陆鸿--人生贵自强
    
    【颁奖辞】
    有人一生迟疑,从不行动;而你从不抱怨,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来春光。在阴霾中,你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
    【人物事迹】
    陆鸿,男,1979年4月生,苏州市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现居吴江区平望镇。
    因幼时高烧导致的小脑神经受损,身体残疾的他中专毕业后却到处找不到工作。父亲病重逝世、家庭的困顿,使得他下定决心自主创业。经历了无数底层职业的摸爬滚打,他靠着自强拼搏,将生意从开照相馆、做电子相册加工,逐渐拓展到纸质影集生产。又从6人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目前拥有35位员工的实体相册加工厂。他不但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还为21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在陆鸿的带领下,相册工厂2022年的营业额达到了近1400万,比疫情前翻了整整一倍。现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幼年不幸遭遇,求职屡受挫:
    1975年,陆鸿的母亲盛文娟从盛泽嫁到了平望。因为丈夫患有先天性气管炎,这个刚成立的小家庭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几年后,陆鸿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许多欢乐。但是,命运却给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陆鸿10个多月时,因高烧不退被送去医院诊治,医生诊断后,说是菌痢引起的中毒性脑炎,即便救活也会留下严重的残疾。在母亲的坚持下,陆鸿终于被救活,但是却如医生所言,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小脑指挥神经失常。到了该走路的年龄,他仍旧跌跌撞撞走不好,言语交流也很不流畅。
    童年时代,他常常被小伙伴嘲笑为“傻子”,也没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陆鸿虽然心里难过,但他一直很努力地读书。因为生病导致手指功能受损,他写字特别慢,每次考试常常来不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但是他却以顽强的毅力,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最终顺利考入了一所承诺包分配的中专,毕业后,就可以有定向的工作单位接收。然而,毕业时,现实却又开了无情的玩笑,全班其他五十几个人都被用工单位接收了,唯独他因为残疾而被拒之门外。
    没有手艺、没有本钱,他就选择先去跟亲戚学门手艺。先是去了芦墟的叔叔那里,跟着学“敲白铁皮”。两年学徒工期满后,陆鸿回到家乡,母子俩在自家门口摆起了自行车修理摊。半年后,他们又借钱买了个小面门,添置了锅炉,做起泡开水的生意。这以后,陆鸿一边烧开水卖,一边敲白铁皮,而盛文娟则利用这个小店面,起早贪黑地做早点买卖。无论学敲白铁皮、修自行车,还是烧锅炉、做开水房的小本经营,陆鸿都非常的用心,他明白,自己在起跑线输了,必须要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平常人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的东西。
    努力拼搏迎来事业转机:
    陆鸿的事业出现转机是源于一台旧电脑。为了锻炼他的脑力,陆鸿的妈妈花了300元钱买一台旧电脑。没想到,陆鸿在玩网络游戏时,结识了中央电视台一名电视特效后期制作主编,那位主编教给他一些后期制作的知识,陆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从学习后期制作开始,他慢慢接触到了电子模板。之后,看到电商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嗅到了商机的他便大胆的在淘宝网上开出了自己的“模板”店,因为价廉物美服务好,销量还不错。
    一次,苏州的一位老教授找到陆鸿制作电子相册,说要送给老伴,作为50周年结婚纪念日的礼物。陆鸿看到老教授行动不便,还跑那么远的路来,说什么也不肯收他的钱。陆鸿的真诚打动了老教授,他们成为了朋友。有次他问陆鸿有什么梦想,陆鸿说想开一个影楼。巧合的是,这名老教授是苏州老年大学的一名摄影培训师,得知陆鸿的心愿,他便提出,可以免费为他提供培训。陆鸿喜出望外,便跟着这位老教授从头学起,刻苦钻研、勤加练习,很快便上手了。此后,他试着开了一家名为“天使乐园”照相馆。因为他虚心谦让的性格和人性化服务的态度,陆鸿赢得了无数的回头客,照相馆的生意也越做越好,逐步走入正轨。
    为了给家人和员工以更好的生活,陆鸿觉得不能只守着照相馆和网店,而是要不断的去拓展和延伸业务。于是,陆鸿尝试着开始经营制作影集相册的加工厂。他不断的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着自己的经营理念,并亲手设计制作,慢慢地在市场站稳了脚跟,相册品种从十几个小品种发展到目前的一千多个品种;从6人的小作坊,发展到有35人的小工厂。由于陆鸿在招收工人的时候优先考虑残疾人,他的工厂里现在共有21位残疾人。这个暖心的举动,也为他赢得了苏州市创业模范之星的光荣称号。
    2016年,他关闭了经营多年的实体照相馆,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了精品相册的生产。2017年,在区、镇残联的大力支持下,陆鸿的小工厂搬迁了新的厂址。在这里,他拥有了近千平米的厂房,每天都有几百本手工相册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公司年净利润几十万元。他的工厂也俨然成了一个集残疾人生产、生活、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残疾人之家。陆鸿说,我的理想就是让所有像我一样有理想的残疾人,都能有发光发热的地方。在他的工厂里,这些残疾的朋友相互鼓励、互相支撑,像一家人一样共同面对生活的困厄。还有不少残疾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像横扇的残疾人小陆、吴江的聋人朋友、盛泽的肢残人士等等,陆鸿都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教给他们。
    2、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幽谷兰香远
    
    【颁奖辞】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人物事迹】
    邓小岚(1943年—2022年3月21日),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同志之女。生于河北阜平县易家庄村,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曾任《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  荣膺首届“北京榜样”称号。
    2022年3月21日23时48分,邓小岚老人因突发脑血栓医治无效在北京天坛医院平静离世享年79岁。2023年1月,被追评为2022年度女性新闻人物。2023年3月,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1943年,邓小岚出生于河北省阜平县易家庄村,后转到该县麻棚村和马兰村,她是“吃着阜平老乡的奶长大的”。
    大学毕业后,邓小岚分配到山东工作,1995年调回北京。这时母亲丁一岚和《晋察冀日报》的好多老报人致力于那段光荣历史的研究。邓小岚便帮着他们抄写整理,后来看到这些80多岁的老人还四处忙碌,就索性加入了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为大家搞服务。
    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
    1997年,邓小岚第一次回到马兰村,看到村里的情况,觉得应该为马兰村做点儿事情。她每年的退休金3万多元,有两万元用来帮助马兰村。她通过努力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又积极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费问题,还帮助村里搞起了红色旅游。
    邓小岚说,她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孩子们站在台上演奏的时候。1999年邓小岚退休以后,回到马兰村住下来,默默为村里做事,先后帮助该村翻建学校、修路种树、改建水冲式厕所、救助贫困户和贫困学生、发展旅游等,她还为马兰小学捐献了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义务为学生们上课,教他们学习乐器、绘画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邓小岚的悉心指导,孩子们已经能够演奏复杂的乐曲,唱功也明显提高。2010年8月,马兰村小乐队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孩子们表演的器乐合奏《美丽的家园》和《欢乐颂》,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她带着马兰小乐队成员参观过鸟巢。
    2022年2月4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44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用天籁之音演唱了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这群在鸟巢体育场内唱响世界的孩子们背后,是默默耕耘十余载,无私奉献的音乐教育志愿者老人邓小岚。十几年来,每年数十次往返于北京和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马兰村,为改善当地孩子的读书环境,让山里的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好而尽自己的一份爱心努力。
    3、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林占熺--寸草向春晖
    
    【颁奖辞】
    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你不是田间的野草,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
    【人物事迹】
    林占熺,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43年12月出生,福建连城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生态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菌草技术发明人。
    林占熺于1968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今福建农林大学)农学系后下放福建宁化水茜公社杨城大队插队;1970年调入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2006年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称号;2011年担任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2021年12月5日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林占熺长期从事菌草科学的研究、菌草技术推广、扶贫、援外和国际合作等工作。
    主要科研成就:
    林占熺用“以草代木”的方式解决菌业生产的“菌林矛盾”,开辟了菌草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领域,创建了菌草食药用菌和菌草生态治理技术体系;1971年,提出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1973年,在福建宁化发现茶新菇、连城发现朴菇、在宁化安远发现盾形木耳;1986年,用芒萁、五节芒、类芦等野草以草代木栽培香菇等食用菌获得成功;1993年,在福建长汀县试验种植菌草,当年地表径流减少30%,土壤侵蚀量减轻78%,每公顷水土流失地每年减少土壤侵蚀60-70吨;1996年,提出并实践“用水调温”法,在中国福建、日本仙台、巴西圣保罗各地广泛应用;1997年,提出“用土调温保湿法”,首次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应用,已在中国和非洲的南非、卢旺达、莱索托等地广泛使用;1999年,首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下黄羊滩的荒漠地上种植菌草,当年亩产鲜草2.4万斤,已在银川永宁县、盐池县、固原市等地应用,为荒漠治理开拓新方向;2011年,林占熺在福建建立18个试点县,共种植菌草6000多亩,结果证明,菌草的根量大,网络土壤的效果好,蓄水保土能力强,能够有效保持水土,并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生态环境;201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荒漠干旱地区种植菌草亩产鲜草达4万斤;2011年在西藏米林县种植菌草治理流沙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在卢旺达尼罗河上游种植菌草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一定成效;2012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和连城县种植菌草治理水土流失有新的进展。
    截至2021年3月,林占熺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
    截至2021年3月,林占熺主持或负责实施了53项国家、部省级重大研究项目和国际项目;先后主持并实施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国家级星火重中之重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项目,福建省闽宁对口帮扶项目、智力援疆、科技援藏、帮扶贵州黔西南项目,以及福州市帮扶甘肃定西等项目。
    截至2021年3月,林占熺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项,授予菌草技术和旱稻种植技术领域国家专利31项。
    人才培养:
    截至2021年3月,培养了博、硕士生90余名。
    截至2021年12月,先后在福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开展菌草技术扶贫工作,开办培训班培训学员数千人。
    4、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清泉--强国尚功勋
    
    【颁奖辞】
    汽车曾经改变世界,而你要改变汽车。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领航员。在新能源的赛道上,驰骋了四十多年,如今,你和祖国,正在超车。
    【人物事迹】
    陈清泉,1937年1月14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马吉朗市,籍贯福建漳州,电动汽车、电力驱动和智慧能源学专家,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
    陈清泉于1957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1957年—1971年任教于北京矿业学院;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进修班;1971年任职于上海先锋电机厂;1976年任香港电灯公司研究工程师;1976年—1980年任教于香港理工学院;1982年获得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1994年—2000年任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主任;1996年当选为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和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2002年任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2010年12月任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陈清泉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电力驱动、智慧能源、四网四流融合领域研究。
    主要科研成就:
    陈清泉提出了电动汽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将汽车技术,电机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现代电动汽车学奠定了基础,使现代电动汽车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陈清泉提出了电动车的工程哲学,揭示了电动车的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规律,发明了多种电动车专用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装置,研制了多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其主要发明有高性能电机、特种电机,、电动车系统优化、电动车电力驱动系统、智能标测系统、电池智能管理系统、能源智能管理系统、电机磁场分析优化等。
    2002年,陈清泉创办了国际高等研究院。
    截至2021年10月,陈清泉已撰写发表科技论文450余篇,著有专著17本, 其主要论著有《煤矿电工手册》《现代电动汽车技术》等。
    人才培养:
    针对大学的使命,陈清泉凝炼为“传授知识—教学;发展知识—科研;应用知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一流的大学,并不取决于拥有多好的物质条件,而在于拥有的那股精气神。向整个社会传递出理性、科学、上进、正直、善良、宽容、博爱……一个学术殿堂的灵气不仅在于大楼,而更加在于大师、大爱,在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在于崇尚学术自由、崇尚道德、崇尚爱国主义;在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要想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首先就要有肥沃的土壤和新鲜的空气。
    陈清泉编著的《现代电动汽车技术》一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教材。
    5、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梦桃--梦想无时休
    
    【颁奖辞】
    烧烤炉温暖的童年,伤病困扰的青春,近在咫尺的金牌,最终披上肩膀的国旗,全场最高难度,这是创纪录的翻转,更是人生的翻转,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芒芒,切切其真。
    【人物事迹】
    徐梦桃,1990年7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  ,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队员。
    2013年,徐梦桃获得挪威世锦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冠军;次年获得2014年索契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亚军 ,这也是她个人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奖牌。2016-2017赛季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中,获女子年终总冠军。2019年3月3日,在2018-2019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中国站比赛女子个人赛中夺冠,以410分的总成绩加冕年度总冠军。2022年2月10日,获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项目银牌;2月14日晚,获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
    截至2022年10月,徐梦桃共获得世界杯奖牌57枚(其中金牌34枚) ,拥有世界第一的难度动作,总积分排名世界第一;是世锦赛奖牌最多运动员(5枚金牌)、女子最高得分纪录保持者(116.9分)。
    6、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淙祥--欣欣田间麦
    
    【颁奖辞】
    饿过,所以懂得温饱,拼过,才更执着收获。种了一辈子庄稼,现在赶上了好年景。禾苗在汗水中抽穗,稻麦在农机下归仓,珍惜陇亩颗粒,心怀天下仓廪,你是泥土上的黄牛,夕烟下的英雄。
    【人物事迹】
    徐淙祥,男,汉族,1953年06月出生,安徽太和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阜阳农广校农学专业,大学专科学历,1986年7月1日入党。高级农艺师。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全国科技兴村带头人。现任安徽省太和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党支部书记、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会长。
    20世纪70年代初,徐淙祥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力耕务农,先后担任村生产队队长、村团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乡农技站站长。2010年牵头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当地种粮大户。
    2000年以来,徐淙祥绿色种植的1230亩现代农业示范田,高产田块经国家科技专家组和省农业专家实产验收,优质小麦最高亩产超750公斤,夏玉米最高亩产超吨粮,夏大豆最高亩产超300公斤,被誉为安徽省“麦王”“玉米、大豆状元”。领衔研制的“太丰6号”大豆新品种获安徽省品种审定证书并在全省推广应用,小麦、玉米绿色高产种植技术分别获《国家发明专利》;现代农业示范田入选全国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2018年3月被命名为“中国生态食材生产示范基地”,徐淙祥本人当选为“中国生态食材基地联盟”副会长,同年7月,连续当选为安徽省农材经济合作组织联合会副长。
    2022年夏天,徐淙祥种植的小麦又取得大面积亩产800多公斤的好成绩。
    2022年秋天,徐淙祥的千亩大豆优质高产示范田又取得平均亩产超 240 公斤的好成绩,百亩连片大豆亩产超过305公斤,创历史新高。同时,他首次尝试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7、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沈忠芳--无名草更芳
    
    【颁奖辞】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
    【人物事迹】
    沈忠芳,1934年8月24日出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
    沈忠芳,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1993年1月任B610总指挥,1996年10月任B611总指挥。他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4月24日,航天科工二院正式发布《导弹人生》一书,首度向全社会公开十二位此前隐姓埋名的中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沈忠芳位列其中。
    8、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宁--山川展画图
    
    【颁奖辞】
    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莫看女娃年纪小,敢卖婚房种新田。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苗乡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撑荷包。牢又牢,党和乡亲我作桥,后有党员千千万,不怕弯多山又高。
    【人物事迹】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江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全国青联常委。
    2010年,杨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一干就是6年,用心为村里的老人、残疾人、瘫痪病人、留守儿童等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赢得了群众的真情拥护。
    2016年,杨宁决定通过网络渠道推广、销售村子里的农副产品,分享大苗山的美食和文化。很快,杨宁和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了融水县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共同建立起“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和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大学生村官们的微信朋友圈,做起了“微商”。
    2017年,她被群众一致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她全心全意为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带领328户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并创办了“苗阿嫂”品牌,通过品牌销售农产品,使户均收入增加3200多元。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3年销售贫困户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低到0.05%,实现整村脱贫。
    她在6年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选择留在基层,带领村里94户326人成功脱贫,实现整村摘帽。她带领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成立泗维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销售农产品900多万元。
    9、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七虎--为国作长城
    
    【颁奖辞】
    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
    【人物事迹】
    钱七虎,1937年10月26日出生于江苏昆山,少将军衔,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0年9月钱七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防护工程专业;1965年7月博士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1960年9月至1981年5月先后任职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五系、西安工程兵学院、南京工程兵学院;1981年5月至1983年9月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83年9月至1996年10月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1996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技委副主任,常委 ;2019年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2022年7月,获颁“八一勋章” 。
    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
    主要科研成就:
    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创建了中国防护工程学科,建成了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群体。系统建立了土中浅埋结构核爆炸荷载的相互作用计算理论、城市人防工程毁伤评估方法、防护工程抗高速、超高速钻地弹打击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深部岩石非线性力学理论,研制出中国第一套空中核爆炸荷载模拟试验装置,研发出多种新型防护材料和系列高抗力复合结构。在国内倡导并率先开展了深部非线性岩石力学基础理论,以及深部防护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毁伤效应的研究,填补了深地下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效应的防护计算理论的空白。提出的防护工程建设转型、建设超高抗力深地下防护工程、战略通道桥隧并举、能源地下储备等多项发展战略建议,被军委和国家部委采纳实施。
    曾主持实施了世界最大药量的珠海炮台山大爆破;在深部岩石力学、深地下工程防护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一定层次的研究。
    曾主持和参加了中国多条地铁工程、城市水下隧道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的设计方案审查工作和评标工作,作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和委员协助完成了南京长江隧道、上海长江隧道和武汉长江隧道建设。
    曾主持完成了《21世纪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及对策》、《我国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措施及对策》等多项国家咨询课题;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部岩石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人才培养:
    截至2019年1月,钱七虎先后共指导博士研究生55名,博士后40名,10余名国家级科技人才。
    10、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银发知播”群体--千秋不老春
    
    【颁奖辞】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
    【人物事迹】
    
“银发知播”群体成员
姓名年纪(2023年)职务(职业)
欧阳自远88岁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品先86岁同济大学教授、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广杰82岁退休电工教师
王渝生80岁中国科技馆原馆长、中国科学院博士
柳冠中79岁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褚君浩78岁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纬民77岁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舒德干77岁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薄慕明74岁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於人73岁同济大学退休物理教授
杨维云73岁退休小学语文老师
戴建业67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唐守平62岁退休物理教师

    他们的名字值得铭记,他们平均年龄77岁,热衷于传播知识与文化。甚至在感动中国播出的时刻还有老师在直播。 
    

    他们是一群退休的高校教师,有学识渊博的两院院士,也有职业中学的电工教师,有匠心独运的艺术大师,有他们身处不同的地方,涉足着不同的领域,但同样借助短视频、直播这些新兴的传播方式,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所感,传播给课堂之外,更广大的人群。
    当一群充满智慧与人生阅历的老人,退休之后依然发挥余热,积极触网,不怕辛苦和繁琐,将毕生所学与年轻的网友们分享,让知识的种子乘着网络东风,飘散得更远更广,洒落在更多人的梦田。甘于奉献躬自厚,静水流深行且坚,不约而同地默契,不计回报地启迪,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也依然让人热血沸腾,感铭深刻。
    这批退休教师,如今也以各种方式活跃在抖音平台,科普问答,专题讲座,公开课等等,为那些渴求知识,对大千宇宙兴致勃勃,却由于条件所限,无法进入科研院所、学校听大师课的人们,开启了一扇扇流光溢彩的科学之门。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欧阳自远院士在抖音短视频中为青少年解答了“我们能联系到外星人吗?”这一经典问题,超过110万网友点赞;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通过《十万个为什么》官方抖音账号,讲解“为什么海水是蓝色的,海浪是白色的”,引发人们对于海洋科学的绮丽幻想;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褚君浩院士,在抖音畅聊人们日常生活中“看不见的光”,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好奇心;50年教龄的语文教师杨维云,在抖音直播间教拼音,在声韵相拼中帮沉默的人们弥补“不识字”的遗憾;更不用说,早就出圈的“不刷题的吴姥姥”吴於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都早已习惯用抖音公开课,短视频等方式,向网友分享他们的学识和观点。
    银发教师们的坚持和努力,建造起了一间间没有墙壁的教室,一所所不设门槛的大学,既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最高精尖的知识,也能不厌其烦地教授汉语拼音这样的基础课程,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积极而磅礴的能量,推动着更多人去拥抱知识,探索未知,享受学习的快乐!而每一个因银发教育者的努力而受益的人,都借助着新兴的传播方式,与他们在知识的世界里相遇,都会感受到他们无私奉献的热情,这种相遇和感受,本身就有着摇撼心灵,令人感动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