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除霜是什么意思?


    记得当年我第一次使用空调制热,开启没多久就发出“刺啦”一声,声音格外的响亮。之后空调就停止吹风,好像坏了一样——吓得我赶紧拨打了空调的售后电话,结果被告知这是空调在除霜,属于正常现象。
    之后这些年里,我又用过很多台空调。几乎无一例外,每台空调在制热过程中都会发出这种刺耳的声音,并且伴随着停机。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来说,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些疑问:空调为什么需要除霜呢?我们怎么判断空调是正常除霜还是坏掉了呢?我把这两个问题抛给了几个维修空调的师傅,得到以下答案。
     
    空调除霜
    我们都知道,空调工作的过程,就是搬运热量的过程。空调制冷时,把室内的热量搬运到室外;空调制热时,又把室外的热量搬运到室内。热量在室内外之间运动的路径,就是空调的那些管道。热量进出管道的窗口,分别叫做“冷凝器”(室外窗口)和“蒸发器”(室内窗口)——这二者又统称为“盘管”
    在空调制热时,冷凝器是热量的入口,蒸发器是热量的出口。想要让室外的热量从冷凝器进入,就要求冷凝器的温度降低。一般来说,冷凝器在制热时的温度可以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表面温度极低的冷凝器,就会在冷凝器上结冰。
    当冷凝器表面被冰完全包裹住了,冷凝器的吸热效果就会大大降低——这个时候就需要除霜了。所谓除霜,其实是让空气开启制冷模式。空调制冷时,冷凝器变成了热量的出口,空调会把室内的热量搬运到室外,并利用这份热量解冻冷凝器。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尽量保持室内温度,空调会自动关闭出风口。在我们看来,空调就是停机了,不吹风了。在空调内部进行制热到制冷功能的转换时,就会发出“刺啦”一声——这个声音其实是内部压力的改变、冷媒运动方向的改变而产生的。
    那空调制冷时为什么很少出现需要除霜的情况呢?因为夏季温度比较高,即使空调蒸发器表面产生了冰霜,也会在正常停机时很快融化掉,不需要专门除霜。
     
    空调除霜是正常工作状态,即使除霜时会产生一些让人不爽的声音。但是如果出现了下面三种情况,就要考虑空调是不是出现故障了。
    除霜时间过长
    空调正常的除霜时间,是3~5分钟。在这一段时间里,空调所搬运来的室内热量,基本上就能够把冷凝器上的冰霜融化掉了。
    如果空调的除霜时间超过了5分钟,就要考虑空调搬运能力的问题了——空调没有在预订的时间内搬运足够的热量,导致冷凝器上的冰霜没有被完全融化掉。空调搬运热量的速度慢,多是因为空调内部冷媒缺失,也就是俗称的“缺氟”了。
    空调缺氟,除了会引起除霜时间过长以外,还会导致制冷或制热效果差,费电等等后果。
    除霜频率过低
    空调的正常除霜频率大概在45~90分钟一次——刚刚打开空调时,空调持续制热,除霜频率会比较高;打开一段时间后,空调开始不断停机,除霜频率也会降低。
    如果空调的除霜频率非常低,低到几个小时一次,可能原因有两种:
    1.室外温度比较高,空调不需要主动除霜,在停机的过程中就能够自然融化掉冰霜。
    2.化霜传感器出现故障,总是误报结霜情况,让空调一直不启动除霜功能。
     
    除霜频率过高
    反之,如果空调除霜的频率过高,也不是正常现象。如果空调除霜的间隔时间很短,可能原因也有两种:
    1.室外温度太低,或者室外湿度太高(阴雨天),导致冷凝器上的结霜速度太快。
    2.传感器故障,冷凝器上的结霜情况产生了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