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传感器选相机 通过传感器选相机方法
如何通过传感器选相机?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那么使用传感器选择相机时, 画幅大小有什么讲究?
问题1:画幅大小有什么讲究?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画幅”——对于数码相机而言,“画幅”其实就是机身所用图像传感器有效感光面积的尺寸。行业内以传统35mm规格单张胶片尺寸[约 36mm×24mm]为标准,称之为“全画幅[全幅]”,图像传感器大致等于该尺寸的即为“全画幅[全幅]传感器”。大于全画幅的习惯上称之为“中画 幅”、“大画幅”,多为专业领域所用;民用级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使用的传感器大多小于或等于全画幅,目前除了全幅之外还有:1/2.3英寸、1英寸[尼康称为CX画幅]、4/3画幅、APS-C画幅[尼康称为DX画幅]等规格,它们的具体尺寸比例:
如何通过传感器选相机 画幅大小有什么讲究
画幅的差异会让相机在同一焦距下呈现出不一样的视野范围,为有一个便于比较的统一规格,业内以全画幅为基准,为非全画幅相机标注“等效焦距”;其计算公式为:等效焦距=物理焦距×等效裁切系数[各画幅规格所对应的系数已标注在上图中]。其实,同样可以利用该系数来折算等效虚化能力,以说明画幅对于虚化效果的影响。譬如一支尼康1卡口镜头:1 Nikkor 32mm f/1.2,其物理焦距和最大光圈为32mm、f/1.2,由于该系统的折算系数为2.7,这就意味着该镜头使用最大光圈时可获得大致相当于全画幅下 86.4mm[32x2.7]焦距、f/3.24[1.2x2.7]光圈的视野范围和虚化效果。
画幅大小与成像画质也有一定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成像面积大的优势能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在传感器上容纳相对更多的像素点,用以增强图像的输出分辨率;二是可以通过限制像素总量让单个像素点占据较大的面积[像素点之间保持较大间距],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进而获得相对更好的画质。而新的观点认为,在传感器上安排相对更密集的像素点虽然会导致高感光度下的噪点增多,但噪点也会随着分辨率的增高而变得更细小,加之相关技术的进步,某种程度上超高像素引 发的噪点并不会影响图像的整体视觉效果,只是对镜头的分辨率要求更高了。
综合起来看,如果追求画质,选择较大的画幅应该是相对保险的方案;但很明显,感光面积大仅仅意味着“先天条件”好,实际效果如何还要看厂家的技术水平;数字成像发展到今日,“后天设计”能力的高低对最终画质的影响非常明显。某些情况下,画幅的优势的确会带来更好的细节表现力和高感纯净度;但某些对比中,也出现过“小底”比“大底”成像更出色的反例,“底大一圈压死人”的观点显然是不全面的。
问题2:究竟该选择多大画幅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
在了解了上述这些常识之后,在面对不同规格的画幅时,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选择呢?这要与您中意的产品类型结合起来考虑——如果决定购买新一代的数码单反或单电,那么目前只能在全画幅或APS-C画幅中二选一;如果您决定购买微单[包括类旁轴],则与全幅暂时无缘,可在1英寸、4/3画幅、APS-C画幅等规格中进行取舍。
全画幅看上去很诱人:一方面,无论是走高像素高分辨率路线还是走高感光度路线,全幅传感器感光面积的先天优势都能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全幅机作为各大品牌的高端形象代表,厂家为其搭载的传感器应该能够代表当时的较高水平。但目前的全画幅可换镜头相机也有其自身无法回避的两大问题:首先机身普遍比较笨重[徕卡M系列除外],再加上镜头的份量,对使用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体力负担;其次是价格相对昂贵,即便是入门级的机身也都要上万元,虽然相比以往已亲民不少,但此价格门槛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有些偏高。如果您希望“一步到位”,又不介意上述两点,那么直接上全幅倒也不失为一个简单有效的选购方案;不过我们还是要善意地提醒一下——摄影归根结底是一门光影的艺术,很多时候光线条件、参数调整比器材档次更重要,如果您认为拥有全画幅就等于一定出好片,结果可能会令您感到失望。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而言,在新一代采用4/3画幅、APS-C画幅传感器的产品中,有不少型号能够获得便携性和画质的良好平衡,拥有更好的性价比。
问题3:DxOMark的图像传感器评分靠谱吗?
作为消费者,当然希望能够了解不同相机在画质表现上的水平高低,而法国图像处理软件商DxO公司发布的DxOMark榜单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比较的途径。DxO抛开不同传感器在分辨率指标上的差异,从色深、动态范围和低照度ISO三个方面对数码相机的画质水平进行测试,形成可互相对比的量化数据,综合后再为每一款产品打出一个总评分。随着这份榜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今几乎每一部重量级新款数码相机的DxOMark评分都会引发广大爱好者的热议,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论,譬如佳能的产品在DxOMark的评价体系中得分普遍偏低,就让不少人对DxO的公正性提出质疑。那么DxOMark的评分和排行究 竟靠谱吗?
有一点很重要——DxOMark的测试是基于RAW格式而非JPG格式。这就意味着测试所用的图像数据并不经过相机的数字图像处理器,没有经过后期降噪、 数据压缩等处理,所以它更多反映出的是相机所用图像传感器的成像水平。如果选择JPG输出,最终的图像品质还与降噪、压缩算法有关,画面的锐度、色调等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则不纳入DxOMark的考量范畴,可见其测试结果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入门级消费者没有必要将DxOMark的评分结果视为绝对的选购依据,毕竟大多数用户都选择JPG直出模式而非RAW格式,且机内的数字图像处理过程对照片最终输出效果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高感光度降噪方面尤其明显。当然,传感器素质对于成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DxOMark的量化测试结果可以作为一项参考,但还应“眼见为实”——通过JPG直出格式的实 拍样片来评判一款相机的成像品质、色彩表现等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相比之下,国外另一家著名影像评测网站DPReview的器材测评涉及面更全,其产品评 分参考价值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