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怎样买才能有效避坑?这些大实话你一定要听!


    现在人的保险意识是越来越强了,但是对于保险的认识却没有提升。很多人买保险完全依赖保险代理人或保险经纪人的介绍,花了不少的钱,买了一堆的理财险,到头来生了一场病,还得自己掏钱。如果你不知道怎么买保险,那太正常了,因为保险里面的“套路”真的太多了!
    
    不管你是某专业领域的大咖,还是职场小白,之前没有接触过保险,想要给自己或家人挑到一份称心如意的险种,那实在是太难了!多年的保险从业经历,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小白在保险产品面前的无奈。一大波问号从脑海里划过???
    
    
    
    一、产品类型太多,不知道选哪种?
    
    市场上常见的保险产品类型有:年金险、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分红险、寿险……
    
    令我痛心的是,多年的从业经历,遇到很多人都是重疾医疗没买,买了一大堆年金险的工薪家庭。
    
    不同的险种有不同的功能。
    
    年金险主要是针对富裕家庭的理财产品,保障很一般;而保障类险种主要是意外、重疾、医疗。
    
    配置保障的顺序一般来说是:先医疗重疾、意外,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再配置其他的险种。
    
    在具体的产品的类型选择上,差异性还是蛮大的。
    
    二、线上、线下产品哪个比较好?
    
    身边的业务员说自己的产品好、售后服务好,介绍的都是本公司产品。
    
    而保险经纪人总说互联网保险好,介绍的都是自己平台或公众号可以卖的产品。
    
    面对价格悬殊、产品各异的保障计划书,很多人就犯难了。
    
    一般而言线上的产品费率比较低,保障的比较灵活。
    
    比如:大火的光大达尔文超越者,就是线上产品,费率便宜,还能保定期,但是不能附加医疗险。
    
    线下的产品交费贵,但是保的比较全,可以附加完整的医疗、意外。
    
    线下的代表版的平安福,费率不便宜,但是可附加医疗、意外,保的全,医疗续保可靠。
    
    其实如果做好搭配合理,不仅可以降低保费,还可以把线上线下的各自优势都能用到。
    
    
    
    三、消费型和储蓄型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都觉得,买保险如果没有理赔,就相当于把钱白送给保险公司了,觉得不划算。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消费型险种,平安到期不返还保费,但是平常的费率会便宜很多。
    
    储蓄型的险种既有保障功能,又有储蓄功能,不过费率会比消费型的贵不少。
    
    以返还型保险为例:如果出险,能得到赔偿,没出险期满之后也能拿到保费或者合同上约定的金额。
    
    说白了储蓄型险种返还的钱,都是自己交进去的钱,而到期保险公司再还给你。
    
    相当于我们在买了一个消费型保险之后再买了一个固定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我们到期之后拿到的返还,就是额外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本金和预期收益。
    
    这样的话还不如购买纯消费型的险种,把多余的钱放到其他地方投资预期收益来的高。
    
    四、有了疾病史,真的可以不告知吗?
    
    很多人都说“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说了,只要没住过院,健康告知全都选否就行了,只要保险公司承保了,两年后都得赔,这是保险法规定的。”
    
    那你就想的太简单了!
    
    国内的健康告知是有限告知,虽然是有限告知,但是一般覆盖的还是很全。
    
    一般来说,最后一项都会有“是否还有其他事项要告知?”,主要是针对保险公司没有询问到的其他的异常项目。
    
    有病史的都逃不过保险公司的法网!
    
    不过不同的就诊记录,对承保的影响不一样!
    
    小病小痛门诊或住院:比如感冒发烧、腹泻之类,基本上医疗、重疾都没问题,如实告知基本都能审核过。
    
    其他的一般疾病:比如痔疮、肾结石、乳腺炎等,医疗重疾也能审核过。
    
    重大疾病:癌症、糖尿病之类的,保障类的险种肯定是买不了,只能买税优型险种。
    
    五、怎么挑选重疾险和医疗险?
    
    1、重疾险
    
    主要是看条款关于保障的疾病是怎么定义的。
    
    因为重疾险理赔不是依据疾病的名称,而是按照疾病定义来赔付。
    
    同一疾病各家公司定义会有不同,另外如果当地有网点,日常服务更便捷,理赔也更方便,有的线上产品网点也很多。
    
    
    
    2、医疗险
    
    主要就是看续保条款,从最好的排序来看:保证续保>续保每年审核,续保无审核>续保有审核
    
    此外保障责任也是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住院医疗来讲,有些有保险天数或者额度限制,这种肯定比没有限制的要差些。
    
    而对百万医疗险来讲,一般看四项保障责任是否都有(住院医疗、特定门诊医疗、住院前后门诊费用、门诊手术费用)。
    
    此外还要多关注有无增值服务(如费用垫付、就医绿通等)、费用情况等。
    
    “保险千万种,专业第一条;购买不专业,理赔两行泪!”
    
    保险这坑那坑,不也是因为很多人在买保险时,不了解自己买的保险究竟保什么,不保什么吗?
    
    保险对于每个家庭至关重要,投保前请一定多学习、多了解,把好这道家庭保障关,这样才不会轻易被忽悠。保险的专业性非常强,自己很难研究清楚。为此,梧桐保免费预约保险规划师的活动,专门为你理清思路,做到防伪鉴真,不花冤枉钱。
    
    添加客服微信,立刻免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