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合同欺诈的五种情形有哪些?

法律援助

    关于购房合同欺诈的五种情形有哪些?具体和法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购房合同欺诈的五种情形有哪些
    1、购房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2、购房合同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3、订立购房合同,出卖人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4、订立购房合同时,出卖人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5、订立购房合同时出卖人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二、购房合同成立条件有哪些
    1、卖方必须要具有房屋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非房屋所有人和土地使用人不得出卖他人的房地产。
    2、买卖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未成年人和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公民不能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其房地产买卖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单位买房者如需购买私房的须得到有关机关的批准。
    3、房地产买卖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可信。房地产买卖双方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表示出来的意思必须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一致。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合同,或者双方恶意串通签订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房地产买卖合同都属于无效合同。行为人对房地产买卖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或合同显失公平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撤销或变更合同。
    4、房地产买卖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也即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如果购房者通过划拨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其房屋转让必须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或者将其中的土地收益按规定上缴国家,否则不得买卖。
    5、房地产买卖合同的形式必须符合有关的法律规定。房地产买卖合同应该采用书面形式并且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办理房屋所有权转让登记和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并公证。
    综合上面所说的,购房合同是由买方和卖方来进行签订,但如果在签订合同之后此房子已出卖给第三人,或者是抵押给第三人,以及房子的证据不齐全,那么这些情形都是存在欺诈的行为,只要造成严重的后果都是会承担起法律的责任。
    【温馨提示】一般的法律问题潜藏了复杂的纠纷,一旦处理不妥当可能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律师建议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针对性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
法律网倾情推荐增值服务
    
    线下律所价:99元/份
    
     限时折扣价9.9
     查看详情
    
    绿化种植合同
    
    专业律师起草,内容直接套用;签字即具法律效力, 合同陷阱提前预防
    
    法律网 - 30亿人次的信赖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