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刑法对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援助

    一、现行刑法对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1、现行《刑法》之中并没有关于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的立案相关规定,该罪名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第二条第二十八项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是指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放行的行为。
    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而予以放行的,应予立案。
    2、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五条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或者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放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
    1、本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或边防的正常活动。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海关是进境出境的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人员有权查阅进境出境人员的证件。人员出境入境时,应向边防检查站出示证件,边防检查站人员对未持有护照等出入境证件、持无效出入境证件、持伪造、涂改、冒用的出入境证件或拒绝交付出入境证件的人员有权不予放行,这是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也是其必须履行的职责。如果海关、边防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私自放行,则构成了犯罪。
    2、本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放行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所谓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主管、经管、经手办理护照、签证或负责审查、核对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职务之便。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而以其他方法帮助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应按偷越国(边)境罪的共犯论处。所谓非法放行他人偷越国(边)境,是指违反规定,为企图偷越国(边)境人员签发护照、签证等有效出入境证件,或者不履行检查出入境的职责,对偷越国(边)境人员予以放进或放出的行为。
    如果上述国家工作人员与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犯罪分子相勾结,实施上述非法放行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则应属于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共犯,因此,应依照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定罪处罚。
    3、本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特殊主体,即海关、边防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本罪的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即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而故意予以放行。本罪不要求必须以营利为目的。其动机是各种各样,有的可能是出于私利,有的是出于亲友情面等。过失不构成本罪,如后果严重的,可以玩忽职守罪论处。
    在海关、边防等国家机关工作的职员,若是发现了某公民并不满足出境条件,是不得出于想要牟利等的原因,擅自放行的,否则一旦此种违规放行的行为被发现,那么此类职员是有可能会被按照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来处罚的。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现行刑法对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五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