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引起疼痛的原因


    经期疼痛,也就是痛经,是许多女性在生理期会遭遇的困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原发性痛经通常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它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疼痛。另外,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使疼痛阈值降低,加重痛经的感觉。
    继发性痛经往往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在经期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还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层内出现异位的内膜腺体和间质,导致子宫增大、变硬,引发疼痛。此外,盆腔慢性炎症使得盆腔处于充血状态,在经期也会加重疼痛症状。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女性更好地应对经期疼痛,必要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