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儿童(通常12 岁以下)的骨骼组成、结构、功能、个性和生活方式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童骨折的发病、临床症状、愈合及预后与成人有不同的特点。
    1、骨折的原因
    由于儿童的生活习惯与成人不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因外伤而发生骨折。跑步和摔跤、玩耍和打架、攀爬和跌倒以及从床上摔下来都是常见原因。因此,多是间接外力造成的。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骨折,这可能是因为男孩比女孩更活跃、更顽皮、更爱运动。 
    2.骨折部位
    儿童骨折多发生在上肢,其次是下肢。这涉及在跌倒时使用上肢支撑身体。蕞常见骨折部位有锁骨、肱骨外科颈、肱骨下端、桡尺骨下部、股骨干、胫腓骨下部等。骨盆、脊柱、肋骨、手掌、跖骨和跟骨骨折较少见。
    3. 骨折类型
    儿童骨骼中有机物的成分和比例比成人高得多,骨骼脆性较小,较柔韧,因此骨折常以青棍状出现。这意味着骨头一侧的皮质被破坏,但另一侧仍然是连续的,或者骨头的皮质变成绉纱状和“竹子状”。儿童的骨膜比成人厚。由于骨膜形成的鞘比较坚硬,所以很多儿童骨折都会出现以下症状: 骨膜下骨折,即骨皮质完全断裂,但骨膜鞘仍完整,骨折端未移位。青枝骨折和骨膜下骨折都是相对稳定的骨折类型,很难用标准的外固定装置去除。
    此外,骨骺撕脱和骨骺骨折是儿童特有的。蕞常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骨骺是骨骼中沿长轴生长的部分。儿童时期,骨骼生长较快,骨化不完全,骨骺和干骺端相对脆弱,更容易发生骨折。发生在骨骺板并将骨骺与脊柱分离的骨折称为骨骺分离。如果骨折线穿过骨骺,则称为骨骺骨折。骨骺分离往往容易损伤骨骺,影响未来的骨骼生长,并常常导致受影响肢体的继发畸形。常见的骨骺损伤发生在肱骨上下端、股骨上下端、胫骨上端、桡骨下端。